傅天虹和“傅天虹的汉诗馆”



傅天虹(1947— ),本名杨来顺,祖籍安徽,生于南京。中国著名诗人、学者、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。香港广大学院文学士、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荣誉文学博士。现任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,当代诗学研究中心主任,文学院教授。



傅天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海外家人取得联系,作品也频频出现在海外报刊:

1981年1月4号和4月份,美国纽约的《世界日报》就以显著篇幅分别发表了他的组诗《南京杂咏》和长诗《苦恋曲》。傅天虹八十年代初涉足香港,在乡叔何家骅(时任香港中国笔会会长)先生的协助下,首开两岸新诗沟通之先河。

1983年,经何先生介绍认识香港诗人蓝海文,后倡议并协助蓝先生创办香港诗人协会和《世界中国诗刊》诗报;

    1987年傅天虹创办《当代诗坛》诗学杂志,坚持出版二十余年至今;1990年创办当代诗学会;

    1991年下半年客居澳门,写诗之余,主编《大中华新诗辞典》(十二分册另编外卷三册)和《世界华文诗库》(1000多册),为工商阴影笼罩下的汉语新诗诗坛,抢救和保存了一大批原始资料和原生态的作品;

    1999年创立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,设立香港、澳门两总部,及新加坡分会与澳大利亚分会,创立“龙文化金奖”,至今已颁发3届;主编《国际炎黄文化名人大字典》及《国际炎黄文化名人作品经典》两巨册;新世纪初,在《中国文学》杂志和双语版的熊猫丛书被迫关门停止出版以后,傅天虹默默将当代诗坛改版为中英双语对照的大型诗学刊物,并策划出版“中外现代汉诗名家集萃”(中英对照)大型诗学工程,至今结集500部。

    此后8年,希望再出版500部中英诗集,尽可能完善《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》这一诗学的基础工程,在2017年中国新诗100周年诞辰纪念时,能以一千部中英双语诗集,向全世界展示汉语新诗的一部辉煌史迹。

    2006年10月任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教授,并担任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,负责多项科研项目。至今已策划两次国际学术会议,完成17部文本建构。

    2012年5月,被聘用为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。

……


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筹建於2006年,原址东莞常平镇紫荆花园,本馆集收藏、展示、研究、出版为一体。二十年来历经坎坷,幸而得力於当代诗学会群英们鼎力支撑,更有珠海北师大华文所和澳门大学有关院系一路扶持,始得坚持至今。现包括“路羽书房”“惠兰书苑”二个有生部分,共藏有各类稿存、信札、手迹、签名书、书画、墨宝近二万件。




为更接地气,今年3月初,应好友建议,傅天虹在360个人图书馆官网上,注册了“傅天虹的汉诗馆”,试发几篇后很满意,故决定从2025年4月1日起正式启动,将陆续整理上传傅天虹六十多年来珍藏的史料和墨迹,将各种史实公诸于众,方便大家随时上网查阅所需,以利汉语新诗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。请给予关注、推荐。另外,傅天虹藏品也可酌情转让给海内外有迫切需求的机构或个人,作馆藏或研究之用,有意者请联系:傅天虹邮箱(th47@163.com)。 


傅天虹编诗:《洛夫短诗选》中文原版稿存(自选集+双语),选择汉语新诗一千家集萃公益工程之“诗世界”丛书系列,犁青主编 银河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路羽统筹 t·b·J·B等英译,原件现存傅天虹汉语新诗藏馆




    千禧年之际,傅天虹汇聚当代诗学会、当代诗坛杂志以及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骨干们,拍案而起,凝聚起海内外数百位诗人、学者,在银河出版社和珠海北师大、澳门大学有关院系的支持下,开启了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系列丛书(留给后人的几首诗)公益工程,臧克家老人亲笔为工程题名。

    我们以人为本,以诗存史,抱团取暖,历经艰辛,至2024年诗人节,初步完成50套诗丛,共1168部诗集,历时整整25年,其间好评如潮。一千位诗人面对世道不公,终能为自已筑就了一座非权势所能企及的纪念碑,历史将证明它的不朽!

    遗憾的是团队不少核心人物,因年迈而先后去世,令我们团队越来越陷入困境,本人也年逾八十,力不从心,集萃工程去年终于被迫暂停,三地书库也已清空退租。虽然一切有待完善,我们也一直期待有缘人出现,承接或合作,能为历史多留下一点真实的东西,但大环境太差,这一切谈何容易。今年3月初,应好友建议,我在个人图书馆官网上注册了“傅天虹的汉诗馆”,试发几篇较满意,故决定从2025年4月1日起先行启动,整理上传这六十多年来珍藏的史料和墨迹,希望将成果公诸于众,以利汉语新诗的传播和传承。本人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,相信会闯出一条路的。

    




洛夫,诗人,书法家,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阳,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,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。一九五四年与张默、症弦共同创办《创世纪》诗刊,历任总编辑数十年,作品被译成英、法、日、韩、荷兰、瑞典等文,并收入各大诗选,包括《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》。洛夫写诗历五十余年,著作甚丰,出版诗集《时间之伤》等廿八部,散文集《一朵午荷》等五部,评论集《诗人之镜》等四部,译著《雨果传》等八部。他的名作《石室之死亡》广受诗坛重视,英译本已於一九九四年由美国旧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。一九八二年他的长诗《血的再版》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,同年诗集《时间之伤》获中山文艺创作奖,一九八六年获吴三连文艺奖,一九九一年复获国家文艺奖。一九九九年他的诗集《魔歌》经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。二〇〇〇年完成三千行长诗《漂木》。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,已出版著有:《诗魔的蜕变-- 洛夫诗作评论集》、《洛夫与中国现代诗》、《洛夫评传》《一代诗魔洛夫》等。洛夫早年为——超现实主义诗人,表现手法近乎魔幻,故被诗坛誉为“诗魔”。洛夫近年沉潜於书法之探索,不仅长於魏碑汉隶,尤精於行草,书风灵动萧散,境界高远,曾多次应邀在台北,菲律宾,马来西亚、温哥华、纽约等地展出。



《洛夫诗选》节选


灰烬之外

你曾是自己

洁白得不需要任何名字

死之花,在最清醒的目光中开放

我们因而跪下

向即将成灰的那个时辰

而我们甚么也不是,红着脸

躲在裤袋里如一枚赝币

你是火的胎儿,在自燃中成长

无论谁以一拳石榴的傲慢招惹你

便愤然举臂,暴力逆汗水而上

你是传说中的那半截蜡烛

另一半在灰烬之外

1965年8月20日


蟹爪花

或许你并不因此而就悲哀吧

蟹爪花沿着瓦盆四周一一爆燃

且在静寂中一齐回过头来

你打着手势在窗口,在深红的绝望里

在青色筋络的纠结中你开始说:裸

便有体香溢出

一瓣

再一瓣

蟹爪花

横着

估有你额上全部的天空

在最美的时刻你开始说:痛

枝叶舒放,茎中水声盈耳

你顿然怔住

在花朵绽裂一如伤口的时刻

你才辨识自己



*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!我们一定妥善处理!


作者

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

发 表 您 的 评 论

0.515438s